首页 / 空气净化 > 丁开杰:中国的定盘星,世界的稳定器——“十四五”时期我国发展取得重大成就

丁开杰:中国的定盘星,世界的稳定器——“十四五”时期我国发展取得重大成就

分类:空气净化 2025-11-18 11:47:41阅读量:1

中国的定盘星,世界的稳定器

——“十四五”时期我国发展取得重大成就

丁开杰

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》,总结指出“‘十四五’时期我国发展历程极不寻常、极不平凡。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,迎难而上、砥砺前行,经受住世纪疫情严重冲击,有效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,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”。站在“十四五”收官与“十五五”开局的历史交汇点回望过去五年取得的重大成就,我们自豪欣喜地看到,中国不仅在纵向维度实现对“十三五”末的跨越式发展,更在横向维度为动荡的世界提供确定性,成为全球发展当之无愧的“稳定器”。

微信图片_20251114162829_54_156(1).jpg

经济发展

行稳致远的中国引擎

在“十四五”时期,中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,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,主要指标完成进度超出预期。

从纵向对比看,中国经济实现“量级突破、结构优化”双重跨越。一方面,GDP总量连续突破110万亿元、120万亿元、130万亿元,2025年预计达到140万亿元左右。从2021年到2024年,中国GDP年均增长5.5%,较“十三五”时期(年均增长6.7%)虽有所放缓,但在疫情冲击、全球通胀高企的背景下,这一增速仍是“高质量发展的合理区间”。另一方面,产业结构优化成效更加显著,“服务业主导、多元支撑”的产业格局进一步巩固。2020年,中国三次产业结构为7.5∶36.9∶55.5,2024年调整为6.8∶36.5∶56.7,服务业占比明显提高。其中,制造业领域的“纵向跃升”尤为突出。2020年到2024年,中国的全部工业增加值从31.3万亿元增长至40.5万亿元,制造业增加值从26.6万亿元增长至33.6万亿元。在全世界504种主要工业产品中,中国大多数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。光伏产业更是实现了从“政策驱动”向“平价普惠”的质变,以装机规模、技术迭代、场景融合及电网协同的全方位突破,奠定了全球领导地位。在光伏组件方面,2024年中国大陆组件的产能在全球占比达到83.3%,产量在全球占比86.4%,成为“中国制造”向“中国智造”转型的核心标志。创新驱动的“纵向突破”同样亮眼,2024年,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规模比“十三五”末增长近50%,达到3.6万亿元,稳居全球第二。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研发投入高增长的主要力量,研发投入超过77%来自企业。研发投入强度(研发经费占GDP比重)在2022年达到2.54%,首次兑现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设定的2.5%目标,2024年更进一步提升至2.68%,逐步扭转了我国“重应用、轻基础”的科技发展格局。

从横向对比看,中国经济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 “一枝独秀”。2025年上半年,全球经济复苏乏力、贸易与地缘摩擦持续扩散、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滞后效应显现,世界经济格局充满不确定性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,以年终数据为基准来看,全球经济增速将从2024年年终的3.6%下跌至今年年终的2.6%。在此背景下,中国2025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.3%,较2024年同期提升0.3个百分点,展现出强劲的增长韧性与发展惯性。中国贸易领域的“全球领跑”更具说服力。在“十四五”期间,中国货物贸易规模连续跨过5万亿美元、6万亿美元两大台阶,2024年达6.16万亿美元,较“十三五”末增长32.4%,连续8年稳居全球第一;服务贸易规模2024年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,位居全球第二。特别值得关注的是,面对全球供应链重构,中国“稳链固链”的成效显著。2024年,中国制造业PMI年均值为50.3,连续48个月保持在50%以上,处于扩张区间,而美国、欧元区制造业PMI年均值分别为47.8、46.5,长期处于收缩区间。中国连续多年位居全球中间品出口第一大国。据海关统计,中国中间品占全球中间品市场份额由2013年的8.8%增长至2023年的12%。

猜你喜欢